如何欣賞英詩?
("名家專欄"編輯部已經同意額外提供我的專欄四首詩的音檔空間讓讀者們可以聽到聲音,由於我目前短期將留在北京處理事情,能否請讀者稍微耐心等待一下,最遲8月中旬一定不會讓讀者們失望的,謝謝!) 前兩周介紹了兩首入門的英詩-"老虎之歌"和"星星之歌"之後,我才想到應當說明一些欣賞英詩的基本知識,以便有心的讀者可以自行練習體會,在此先為我的疏忽致歉。詩歌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音樂和想象,中英詩皆然。音樂部分最主要的是節奏和押韻,我們先從節奏說起吧!相信大家都讀過中文詩,由於漢語是一字一音節,所以字數的規則就形成自然的節奏,譬如: 然而英語是拼音文字,每個字的音節數不同,又有長音和短音的分別,所以必須使用重音來計時(stress-timed)。譬如"老虎之歌": 這節(stanza)詩中每行(line)有4個音步(foot, 以"|"隔開),每行前3個音步的重讀音節(arsis or ictus,其上有~符號處)分別跟隨一個輕讀音節(thesis),但第四行的第一個音步例外,其重讀音節后跟隨了2個輕讀音節。每行的最後一個音步雖為單獨音節,但仍佔1拍(beat),因此這首詩朗讀起來每行的時間長度完全相同,均為4拍,每個音步均一拍。再如"星星之歌": 英詩中音步的排列方式稱作"格律"(meter):如音步由一個重讀音節跟一個輕讀音節,叫"揚抑格"(trochee);如由一個輕讀音節跟一個重讀音節,叫"抑揚格"(iambus);其餘的"揚抑抑格"(dactyl)、"抑抑揚格"(anapaest)、"抑揚抑格"(amphibrach)等均可依此類推。所以"老虎之歌"和"星星之歌"都是揚抑格,但因每行最後一個音步缺少一個音節,稱為"不完整音步"(cactalectic foot)。較常見的英詩每行有3音步(trimeter)、4音步(tetrameter)、5音步(pentameter)或6音步(hexameter)。 讀者們首先記住:英文字是一字多音節,而每一音節相當於中文的一個字,如此就能把朗誦中文詩的經驗應用在英文詩上面了。祝您們嘗試成功! |
留言列表